選擇權 / 期權交易(Option,OP):想賺投資差價,先認識買權、賣權、權利金
- L L
- 2024年8月9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4月10日
選擇權又稱為期權(Options, OP),是一種合約,也是風險管理的金融工具,它需要強大金融知識與嗅覺來進行操作,被稱為「風險有限,獲利無限」的投資方法(但受到川普關稅政策後美股及台股大跌,許多人還是受害慘重?)。
我們一起來認識它的基礎概念、功能及應用方向!

認識「選擇權」
定義
選擇權(Options)是一種金融工具:
持有人有權在特定時間內,以特定價格買入或賣出一項資產。
這個權利不必執行,但需要支付一筆費用,稱為權利金。
選擇權的最大好處在於:讓買方有權利,但不付義務。
在未來某個時間,以特定價格買入或賣出一定數量的標的物。
選擇權買方:支付權利金,獲得買權 (Call) 或賣權 (Put),在特定期間內進行交易。
選擇權賣方:有義務在買方要求時履行合約。
它有哪些優勢?
風險有限,獲利無限
選擇權買方最多損失權利金,但獲利無限
選擇權可以用於槓鈴策略(Barbell strategy),以較小的投入獲得較大的收益。
對沖避險
選擇權可以用來保護投資人,對沖價格波動的風險。
創造時間價值
賣方可透過時間價值賺取差價獲利。
靈活的交易策略
可根據市場預期,設計不同的多元化投資組合。
選擇權的內容項目
買權 (Call)
持有人在未來某一時間,以固定價格購買標的物(資產)的權利。
→買方享有權利但無履約義務,僅在履約對其有利時行使權利。
例如:
預付1,000元訂金,確保A產品上市後可以用10,000元價格買到,這筆訂金就是「選擇權」;若A產品上市後供不應求,價格上漲到20,000元,就可以從中賺取差價,獲得10,000元利潤。
賣權 (Put)
持有人在未來某一時間,以固定價格出售標的物(資產)的權利。
→賣方收取權利金,有履行合約的義務,需繳交保證金防止違約。 例如:
A產品製造商與經銷商簽訂契約,提前支付1,000元訂金,約定以500元價格賣出。若供過於求,導致價格下跌,製造商可要求經銷商以約定價格購買,保障收入。
有效期/到期日
依合約內容而定:
有些是「只能在到期日當日履約」。
有些是「在有效期以前隨時可以履約」,買方必須在規定時間行使其權利。
標的物/交易資產
不同合約可能有不同的標的物和到期日。
權利金
選擇權的價格。根據標的物市價 (S) 及履約價格 (K) 來看,效果分為三種:
價內選擇權 (In-the-money)
履約即獲利(買:S > K;賣:S < K)。
例如說,以低價買進,再以較高市價賣出。
價平選擇權 (At-the-money)
市價等於履約價(S = K)。
價外選擇權 (Out-of-the-money)
履約無利可圖,反而有損(買:S < K;賣:S > K)。
入門篇:選擇權交易指南
買入看漲期權(Buy Call)
什麼時候買
預期資產價格上漲時。
為什麼買
可以用較低的價格鎖定未來的購買權利。
範例
A公司股票一股100元,預測一個月後漲到150元。
假設花10元購買一份看漲期權,一個月後確實漲到150元,就可以用100元價格買入股票,賺取50元差價。
買入看跌期權(Buy Put)
什麼時候買
預期資產價格下跌時。
為什麼買
可以用較高的價格鎖定未來的賣出權利。
範例
B公司股票一股100元,預測一個月後跌到50元。
假設花10元購買一份看跌期權,一個月後確實跌到50元,就可以用100元價格賣出股票,賺取50元差價。
賣出看漲期權(Sell Call)
什麼時候賣
預期資產價格不會大幅上漲時。
為什麼賣
收取權利金,若價格不變,權利金成為你的收入。
範例
C公司股票一股100元,預測一個月後價格不會超過110元。
假設賣出一份看漲期權,收取10元權利金。一個月後股票價格僅上漲到105元,則選擇權持有者不會行使購買權,可保留權利金10元。
賣出看跌期權(Sell Put)
什麼時候賣
預期資產價格不會大幅下跌時。
為什麼賣
收取權利金,若價格不變,權利金成為你的收入。
範例
D公司股票一股100元,預測一個月後價格不會跌破90元。你賣出一份看跌期權,收取10元權利金。一個月後股票價格僅下跌到95元,期權持有者不會行使賣出權,可保留權利金10元。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