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L L

如何打造網絡效應 (Network Effect)?從Facebook、Google來看實務操作的關鍵策略

數位時代之下,網絡效應(Network Effect)不僅是Web3發展趨勢的本質,也是許多企業背後的關鍵策略,讓產品或服務在推出上線後成功搶佔市場。


從Facebook的成功案例,到 Google+ 意想不到的失敗滑鐵盧,究竟如何利用網絡效應快速幫助業務成長、擴展用戶基礎?一起來了解實務上該如何操作,建立你的專屬網絡效應!


本文章節

什麼是網絡效應?核心概念為何?

常見範例及應用方向 網絡效應面臨的挑戰與風險

網絡效應的四大類型:原來不一定是優點?

如何建立網絡效應?有哪些實務上的關鍵策略?

成功及失敗案例分析:Facebook、Google+




什麼是網絡效應 (Network Effect)?
核心概念

產品或服務的價值,會隨著用戶數量增多而增加,變得更有價值這會形成一種正向循環,如同飛輪效應一般,促使業務快速成長,有時會被稱為「滾雪球效應」。


為什麼用戶數量成長可以提升價值?

因為使用者增加,會提高在該產品或服務範圍內,互聯互通的頻率與價值。當你的用戶人數達到所謂的「臨界點」,形成足夠強大的用戶基礎,就能打造一個相對忠實穩固的社區網絡。


如何達到「臨界點」?

所以,想建立你的網絡效應,第一步就是「確保初期有足夠的用戶基數」,也就是「規模」必須足夠進入自我成長的循環。


常見範例

通訊軟體(如Kakaotalk、Line、WhatsApp)

用戶越多,其他人加入的動力越大。


社群平台(如Facebook、IG、X、即將開放廣告功能的Threads)

越多用戶加入,就有更多互動與內容分享,促使廣告投放功能因為平台有大量使用者客群吸引而上線,進一步帶動企業主加入,形成龐大的商業網絡。


支付平台(如VISA、Uber)

越多用戶,交易與互聯的價值越大。


電商平台(如Amazon、Momo)

越多賣家和買家加入,選擇範圍和交易可能性增加,對所有用戶都更有吸引力。


應用在產品設計及行銷推廣上,網絡效應是一種非常強力的策略。

如何在產品設計中加入「網絡效應」?


常見做法是,將產品設計成「多人模式」,讓用戶之間能夠互相連結或共同完成某些操作。

我們可以從實際案例來了解:


  1. Wordle是一款2021年推出的免費線上拼字遊戲,玩家需要在每天的挑戰中猜出一個由五個字母組成的英文單字。

  2. 這款遊戲鼓勵玩家在社群媒體分享自己的遊戲分數,吸引同儕們互相趣味比較、推薦參與,成功吸引更多人參與。

  3. 當越多人成為玩家,這款遊戲就顯得越有價值、具備更高的可玩性,再次吸引更多玩家加入,形成正向循環。



網絡效應的挑戰與風險

負面影響

  • 過度依賴:平台用戶數下降時,價值會出現斷崖式的下滑,這個過程通常是非常快速的;如果你的企業核心業務完全仰賴單一產品,就會是巨大的危機!

  • 資源瓶頸:用戶基數飛速成長,可能產生伺服器負載過高、技術更新不足的問題,團隊及硬體實例必須跟上!


如何應對?

  • 平衡用戶基數增長與資源優化。

  • 制定多元化收入來源避免單一風險。




不只是「優點」?認識網絡效應的四大類型
正向效應

當使用者越多,產品或服務的價值也隨之提高。


例如,社群媒體中的用戶互動。當你的朋友加入後,與朋友互動的機會增加,使得整個平台對你而言更有價值。


負向效應

當使用者過多,反而導致服務品質下降或用戶體驗變差,整體效益下降。


例如,交通擁堵、伺服器過載導致延遲或斷線。


同邊效應

單一用戶群內的互動,會對整體價值產生影響。


例如,對於多人遊戲而言,遊戲玩家之間的競技互動越多,遊戲變得越有趣且有挑戰性。


跨邊效應

兩個不同用戶群之間的互動,會提升平台的價值。


例如,電商平台上的買家與賣家,當賣家的商品越多,就能吸引更多買家;而買家的需求越高,也促使更多賣家加入,形成雙向良性循環。




從正反實例分析來看,打造你的專屬網絡效應!

有哪些實際操作策略,為什麼有些會成功有些卻會失敗?勝利的關鍵在哪裡?

一起來看看如何打造出成功的網絡效應。


成功案例:Facebook的策略過程
  1. 利用「校園」內測,學生之間有天然的同儕效應及頻繁交流的特性。

  2. 成功吸引早期用戶形成社交圈,快速達成用戶密度的臨界點。

  3. 接著,將資源投入以功能設計來留住舊用戶、擴大新用戶,逐步擴展到整體社會大眾。


我們可以得出,它的成功策略如下:


早期聚焦單一市場,定位清楚的用戶群體,建立初期用戶基數

Facebook 在哈佛大學校園內測試,目標群體清晰(大學生)。藉由校園內的高度連結性,吸引大量學生註冊並使用該平台,迅速形成初期用戶基數。


創造專屬感

早期 Facebook 僅開放給部分名校的學生群體,製造稀缺性和專屬感。這種策略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加入的動力,形成社交圈的初始網絡效應。


漸進式擴展,逐步增加覆蓋範圍,避免資源分散

在成功獲得第一批種子用戶後,Facebook 持續拓展至其他高校,先利用「校園推薦」進一步擴展其用戶規模。隨後,才向社會大眾開放,逐步實現網絡效應的自我成長。


打造核心功能,吸引用戶停留:「高用戶黏性」、「建立信任」

  • 高用戶黏性:以用戶之間的真實社交需求為基礎,推出「牆貼」、「即時消息」等核心功能,增強用戶黏性,讓用戶留下。

  • 建立信任:另外,要求以真實身份參與,提升互動品質,降低虛假用戶的影響。


這些功能不僅延長了用戶停留時間,也促進了他們的主動參與,持續強化網絡效應。


失敗案例:Google+的策略過程
  1. 早期目標客群設定,未能專注於某一特定用戶群,因此沒有針對性的特色,無法吸引或留住第一批核心用戶。

  2. 缺乏能吸引用戶長期參與的核心功能,用戶基數不斷流失。

  3. 用戶基數未達到臨界點,導致整體網絡效應的崩解。


我們可以得出,它的失敗關鍵如下:


在未建立基礎網絡的情況下快速擴張

由於背靠 Google龐大的企業資源,推出時直接面向所有用戶,試圖快速覆蓋大量用戶群體(如 Gmail 用戶群、YouTube 整合)。


目標客群、產品定位模糊,缺乏清晰的核心用戶

早期缺乏明確的目標市場,沒有創造出市場針對性的特色,無法吸引某一特定群體形成足夠活躍的核心用戶基數,導致用戶間的互動冷淡,無法產生明顯的網絡效應。


功能設計不直觀,低用戶參與度

Google+ 的「圈子」(Circles)功能雖具創新性,但學習門檻高,用戶需要花時間理解並設置。這使得大量用戶因體驗不佳而流失。


無法與競爭者區分

Google+ 的功能與 Facebook 的核心特性相似,沒有明顯的差異化價值。用戶缺乏理由轉移到新的平台,新用戶難以穩定成長。


用戶黏性低

由於 Google+ 無法提供讓用戶反覆使用的強需求場景,用戶參與度逐漸下降,形成惡性循環。導致其未能達到網絡效應的臨界點。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