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L L

打入矽谷創投圈:AI時代,全球化人才最看重的「CQ」是什麼?

過去常被拿來衡量人才或領導者能力的重要指標:智商(IQ)、情商(EQ)、逆商(AQ)等,已不足以面對全球化及科技革新迅速變遷的AI時代;另一個新興指標逐漸受到重視──「文化商數」(Cultural Quotient,簡稱CQ)


在創新領域,尤其是矽谷創投圈,如何有效運用並展現CQ,是現在能否快速打入國際市場、應對不同文化及市場挑戰的關鍵優勢,尤其在人工智慧技術蓬勃發展的時代,CQ素養更是不可或缺!


這項重要特質是怎麼被發掘並受到廣泛重視的?有哪些重要聚焦的行動方針?


本文章節

傳統三大商數——從IQ、EQ到AQ

IQ(Intelligence Quotient,智商)

EQ(Emotional Quotient,情商)

AQ(Adversity Quotient,逆商)

「CQ」是什麼?

緣起、背景與迴響

內涵

AI時代,為什麼重視「CQ」?

「文化商數」成為國際化關鍵

數位轉型使招募頂尖人才不再受限於地域

思維鏈:如何運用CQ規劃在地化策略及行動方針?

問題發現:察覺「文化落差」帶來的阻力

分析:拆解文化差異背後的成因

策略制定:考量CQ的三大構面(認知、動機、行為)

執行:在市場實踐中不斷迭代

複盤與經驗移轉:形成可複製的跨文化操作模式




傳統三大商數——從IQ、EQ到AQ
IQ(Intelligence Quotient,智商)

內涵

早期最具代表性的能力衡量指標,多用以測量個體在邏輯推理、數理、語言等面向的表現。


評估

在面試篩選時,IQ測驗常被視為一種客觀且量化的參考數據。

面對多元複雜的環境時,IQ並不足以預測一個人能否勝任高階管理或跨文化任務。


EQ(Emotional Quotient,情商)

內涵

由美國心理學家Daniel Goleman於1995年提出,指的是個人在面對壓力、衝突或與他人互動時,能夠保持情緒穩定並展現同理心的能力。


評估

情緒管理與人際互動的重要性,對於需要高度協作的環境來說,EQ被視為決定團隊凝聚力和領導力的關鍵。


AQ(Adversity Quotient,逆商)

內涵

由美國心理學家Paul G. Stoltz於1997年提出,重點在於個體面對挫折與挑戰時的心態與韌性。


評估

在矽谷創業氛圍中,挫敗和調整改進是家常便飯,具備高AQ非常重要,能夠在面對失敗時迅速檢討並重新出發,與團隊繼續推動產品或服務迭代。




「CQ」是什麼?
緣起、背景與迴響

CQ(Cultural Intelligence,文化商數)是由美國管理學者培.克里斯多夫.厄利(P. Christopher Earley)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孫英(Soon Ang)於2003年在著作《Cultural Intelligence: Individual Interactions Across Cultures》中首次提出。


後續在2004年發表於《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文章〈Cultural Intelligence〉,受到廣泛迴響。


伴隨企業全球化、遠端協作模式普及,以及AI驅動的新技術浪潮,企業對跨文化溝通與理解的需求陡增,單憑IQ、EQ、AQ無法完全滿足在多元文化環境中面臨的挑戰,也讓CQ在近十年再次受到矚目。


內涵

CQ旨在衡量個體或組織理解、適應並有效應對不同文化情境的能力,包含以下構面:


認知面(Cognitive)

  • 涉及對文化差異的理論知識和理解。例如:宗教信仰、價值觀、社交禮儀、商務談判習慣等。

  • 需要對合作對象的文化背景有足夠認識,避免產生誤解或冒犯。


動機面(Motivational)

  • 個人想要「主動投入」跨文化溝通的動力,以及透過嘗試與觀察去學習的意願。

  • 高動機面的人才會對文化差異抱持好奇心,願意挖掘更深層的思考與觀點,以激發創新火花。


行為面(Behavioral)

  • 個體在面對多元文化情境時的應對策略與行為表現,例如:說話方式、身體語言、服裝禮儀。

  • 在實際社交與談判場域,行為面往往是最直接顯示CQ高低的指標。




AI時代,為什麼重視「CQ」?
「文化商數」成為國際化關鍵

當CQ逐漸被各大商學院、跨國企業所接受時,掀起一波思考浪潮:跨文化合作不再只是「出國旅遊」般的短暫互動,而是企業全球佈局中長期且深度整合的重要關鍵;面對異文化,只有真正體驗並展現尊重,才能創造穩健且具競爭力的國際合作關係。


Google執行長 Sundar Pichai在2019年Google年度股東大會時表示:「想推動AI普及,並真正解決多樣複雜的社會問題,就需要真正的全球視角與多元文化團隊。」Google在全球有超過70個辦公室,在產品設計與測試階段,更需要對在地使用者行為和需求深入了解。


數位轉型使招募頂尖人才不再受限於地域

隨著AI、大數據與雲端運算的技術應用發展,許多全球型企業紛紛推動數位轉型,不再受限於地理位置來選擇人才;尤其新創公司需要在短時間內整合資源與市場,高度的跨文化協作能力更顯重要。


微軟執行長 Satya Nadella在著作《Hit Refresh》(2017年,Harper Business)中提到:

「文化重塑」對組織的數位化進程非常重要,微軟在全球27個國家擁有研發或營運中心,而他自己作為來自印度的領導者,深知跨文化交流需要的不只是專業知識,更需對不同文化背景的員工保持開放與尊重。


Cultural Intelligence Center創辦人David Livermore為《Leading with Cultural Intelligence》(2009年,AMACOM)作者,蒐集超過30個國家的企業管理數據,發現:文化多元的團隊在創造力與問題解決上常有更好的表現,但也需要更高的CQ來避免溝通不良或衝突。




思維鏈:如何運用CQ規劃在地化策略及行動方針?
「思維鏈」(Thinking Chain)是指從問題發現、分析、策略制定到執行的一連串心智過程,能夠幫助我們有系統地面對多元文化環境的挑戰。

我們舉一個實例,假設有一家來自台灣的AI教育平台,透過思維鏈列出各階段的行動方針,幫助培養與應用CQ,具體步驟如下:


  1. 問題發現:察覺「文化落差」帶來的阻力

平台在試圖進入中東市場時,發現當地對線上教學內容的教學模式與師資背景有特殊偏好,同時,性別互動與宗教習慣限制對產品設計造成很大的影響 。

  • 設定KPI:如當地用戶訂閱量、課程完成率、上課留言互動次數等。

  • 收集數據:透過問卷、使用者訪談和當地教育顧問反饋,歸納文化落差帶來的主要挑戰。



  1. 分析:拆解文化差異背後的成因

平台發現,當地學生對於教師的性別和宗教背景非常在意,尤其在互動過程中,禮節與言詞的拿捏非常敏感。

  • 深度理解:透過與當地合作夥伴舉辦小型座談,深入探討宗教及教育政策對線上學習的影響。

  • 量化分析:對比在台灣及中東的課程點擊率與互動率,了解兩地學習行為差異。



  1. 策略制定:考量CQ的三大構面(認知、動機、行為)

平台決定投入更多資源來培訓員工的CQ,安排文化敏感度課程與語言訓練,並與當地顧問共同設計平台介面,確保教師與學生互動符合文化規範。

  • 認知面:提供團隊跨文化案例學習,訂定當地溝通行為準則。

  • 動機面:設計獎勵機制,鼓勵員工主動參與在地社群活動、跟當地教師互動。

  • 行為面:調整線上教學的課程形式與平台介面,例如增設「隱藏視訊」功能、提供多語言字幕,減少溝通誤解。



  1. 執行:在市場實踐中不斷迭代

正式推出經過「文化在地化」調整的線上AI課程,追蹤註冊轉換率、課程完成率、師生互動回饋等。

  • 分析執行成效:每週召開跨部門會議,透過數據看板(Dashboard)檢視平台使用情形,即時優化系統功能。

  • 調整與修正:若發現某些功能(例如語音助教)不符合當地使用習慣,立即與工程師討論並更新。



  1. 複盤與經驗移轉:形成可複製的跨文化操作模式

平台在中東市場穩定營運後,將類似的文化在地化策略複製到其他地區,如歐洲或東南亞,並在每個市場佈局過程中再加入在地細節調整。

  • 優化組織流程:建立文化知識庫,包含各地市場的教學內容偏好、禮儀注意事項、平台使用者行為等。

  • 持續迭代:保持團隊對不同文化背景與制度的敏感度,確保產品持續升級並符合在地市場變化。


在這樣的思維鏈過程中,CQ扮演了重要的導引角色:
  • 認知面讓團隊明白要「學什麼」

  • 動機面讓團隊願意「主動學」

  • 行為面則關乎如何「有效運用」所學。


當每個成員都能在問題發現、分析、策略與執行的過程中,不斷以CQ為核心進行反思與調整,整個組織才能形成正向循環,持續在全球市場中成長。


 

參考資料

  • P. Christopher Earley & Soon Ang, Cultural Intelligence: Individual Interactions Across Culture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 P. Christopher Earley & Elaine Mosakowski, “Cultural Intelligenc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October 2004.

  • David Livermore, Leading with Cultural Intelligence, AMACOM, 2009.

  • Satya Nadella, Hit Refresh, Harper Business, 2017.

  • Google Annual Shareholders Meeting, 2019.

  •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2015年期刊。

  •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20年12月專訪Elon Musk。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