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L L

為什麼AI、數位時代更需要STP?如何掌握STP市場分析思維鏈,發現真正的需求與問題?

為什麼AI、數位時代更需要STP?

在數位化及AI浪潮下,市場資訊傳遞的速度和深度大幅提升,消費者對於產品和服務的期望也越來越高。


對企業而言,能否精準「抓到」對的受眾並提供符合需求的價值,將直接決定產品或服務在市場中的表現,這讓 STP分析(Segmentation、Targeting、Positioning)變得更加重要。


無論是新創準備開拓市場,或已有規模的企業進行產品線延伸,「STP 策略」都是精準鎖定客群的強力武器,可以系統化地檢視自家品牌、客群及市場,並串聯起跨部門資源,讓產品或服務在市場上發光發熱。



本文章節

為什麼會出現「STP」市場分析策略?

STP的由來

STP的功能

STP 的定義與內涵

STP 三大常見應用方向

STP 知名成功案例:Apple、Starbucks

實戰演練:STP 操作步驟及思維鏈分析





為什麼會出現「STP」市場分析策略?
由來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企業要取得成功,首要條件就是要「用對方法、找對客戶」。


而其中最常被提到的市場分析策略就是 STP,最早由美國行銷學者Wendell R.Smith於1956年提出「構成行銷戰略的三要素」:


STP 代表

  • Segmentation(市場區隔)

  • Targeting(目標客群鎖定)

  • Positioning(市場定位)


當時,隨著電視媒體與大眾傳播的普及,品牌競爭更趨激烈,單純的「大眾行銷」模式已不足以滿足消費者多元需求,因此必須更精細地劃分市場,並鎖定最具潛力的客群進行深耕。


這種從「大眾」轉向「區隔—鎖定—定位」的變化,便是 STP 策略的核心由來。


根據 Statista 2023 年市場調查報告,超過 72% 企業認為,透過有效的市場區隔與精準定位,可使行銷投資報酬率(ROI)提升 30% 以上,顯示 STP 策略已成為企業品牌必備的市場操作思維。


功能

STP 的核心價值在於協助企業集中資源用在「真正能買單」的消費者身上,從而提高行銷效率、降低資源浪費。


在數位時代,消費者能獲取大量訊息,產品選擇更加多樣,若企業沒有做好 STP,就容易使行銷活動淹沒在競爭對手的聲量中。


  • 研究產品對應的消費者行為、需求及市場結構→以系統化方式切入市場。

  • 打造有說服力的品牌定位,讓企業、產品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STP 的內涵與應用方向

定義與核心概念

S(Segmentation,市場區隔)

依據消費者的需求、喜好、人口統計資料(年齡、性別、地理位置、收入等)或行為模式,將市場區分為數個子市場,以利於更精準地辨識不同族群的特徵。


T(Targeting,目標客群鎖定)

在區隔後的子市場中,選擇具有最大商業價值或最能展現品牌優勢的客群做為主要目標,專注資源來做行銷與產品開發。


P(Positioning,市場定位)

針對已選定的客群,透過品牌溝通、產品設計、價格策略,以及差異化行銷手法,讓目標客戶對品牌或產品形象建立「專屬」且「獨特」的認知。


常見三大應用方向
  1. 消費者洞察與市場結構分析

藉由區隔市場,企業得以更加精準地捕捉不同客群的痛點與偏好。


例如,針對 25~34 歲的年輕上班族,可能更在意數位化體驗與快速服務;而對 45~54 歲的中年客群,則更在意產品品質與售後服務。


每個區隔市場的購買轉換率可能相差達 15%~20%,若能有效區隔市場並做出精準行銷,將大幅提升消費者的下單意願。



  1. 提高品牌形象與差異化優勢

清晰的 STP 策略可以凸顯品牌在市場中的獨特位置,透過針對性行銷來鞏固市場占有率,因為量身打造的廣告或產品訊息更能產生共鳴。




  1. 優化行銷預算配置與策略布局

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STP 幫助企業避開「廣撒網」的行銷浪費,並把資源投放在回報最高的目標客群。


另外,STP 能指引產品研發、服務設計以及定價策略,幫助企業在跨國或跨區域市場時,進行更具效率的布局。




STP 知名成功案例

我們來更具體地了解 STP 如何在實務中發揮效益,以下列舉知名案例:


Apple:精準定位高階與創新客群

市場區隔(Segmentation)

鎖定「對設計與創新有強烈需求」的中高所得族群,同時照顧到對新科技感興趣的年輕消費者。


目標客群(Targeting)

將主要目標放在既能負擔高價產品、又對工藝、設計、品牌理念感到熱情的用戶,用「極致美學 + 直覺操作體驗」來吸引這群客戶。


市場定位(Positioning)

透過針對性的廣告與產品故事(例如「Think Different」)來強調品牌理念,持續推出擁有領先技術與設計感的產品,讓人一想到「創新」與「工藝設計」就聯想到 Apple。


Starbucks:創造第三空間的社群體驗

市場區隔(Segmentation)

Starbucks 原先著眼於喜愛咖啡、願意為更佳環境與品牌體驗「多花一點錢」的都會消費者。


目標客群(Targeting)

後來,觀察消費者生活模式,調整目標客群,鎖定為需要中間休憩或社交場所的上班族、學生與自由工作者。


市場定位(Positioning)

不僅販售咖啡,更打造出「第三空間」(介於家與辦公室以外),提供舒適座位、音樂、Wi-Fi 等。這種「體驗式定位」,成功營造出一種品牌社群感,吸引顧客長期停留並消費。




實戰演練:STP 操作步驟及思維鏈分析

想將 STP 策略落實到自家產品或服務,我們可以從「思維鏈」引導執行方法:


1. 市場區隔(Segmentation):分割市場,找出不同客群

蒐集內外部數據

  • 內部數據:既有顧客檔案(購買紀錄、退貨率、平均客單價、客服需求)、網站或 App 後台的流量分析(瀏覽時間、跳出率)。

  • 外部數據:市場研究報告、第三方調查(如 Nielsen、Euromonitor)及產業趨勢分析。



思維鏈問題:

我的顧客有哪些共通特徵?

哪些消費者對我目前的產品最感興趣?


 

依據目標與需求標準化分群

  • 人口統計分群:年齡、性別、地區、收入、教育程度等。

  • 心理層面分群:價值觀、生活型態、消費習慣、興趣愛好。

  • 行為層面分群:購買頻率、消費金額、產品使用程度。



思維鏈問題:

哪些人口統計或心理變數最能影響購買決策?

哪些群體對價格或品質更敏感?


 

建立區隔市場的可行性評估

市場規模是否足夠?(評估市場潛力的量化指標,例如預估市值、市場成長率)



思維鏈問題:

市場可存取性與企業能否有效到達並服務該市場?

每個區隔市場的獲利空間以及成長速度如何?

企業是否有資源與能力涵蓋該群體?


2. 目標客群鎖定(Targeting):選出最具價值的客戶族群

評估區隔市場的吸引力

  • 規模與成長性:衡量市場的潛在收益與增長空間,例如:某區隔族群未來五年預期年複合成長率(CAGR)可達 10% 以上。

  • 競爭分析:主要競爭對手在該族群的市占率?是否已有強勢品牌深耕?



思維鏈問題:

目標客群的需求,我的產品或品牌是否具備獨到優勢?

競爭強度與差異化空間如何?


 

選擇目標客群策略

  • 集中性策略:專注於單一區隔市場,深耕該領域。

  • 差異性策略:同時經營多個區隔,但分別採用不同行銷組合。

  • 無差異策略:如大眾消費品,透過量大、價格優惠搶占市場。



思維鏈問題:

我該選擇單一重點還是多元佈局?

是否要進行產品線延伸或跨品牌合作?


 

預算與資源分配

將更多行銷預算和人力集中在最能產生收益的客群。



思維鏈問題:

  • 如何平衡行銷資源在不同區隔市場之間?

  • 短期收益與長期品牌建立是否能兼顧?


3. 市場定位(Positioning):打造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找出品牌核心價值主張(Value Proposition)

  • 著眼於「我能為客戶解決什麼問題?」,而非單純強調產品功能。

  • 以量化方式表示差異化優勢,例如「以 30% 更低的成本,提供同等級品質」。



思維鏈問題:

我能在競爭對手難以企及的地方提供獨特價值嗎?

客戶真正想買的是什麼?是「感受」或「便利」?


 

建立獨特的品牌定位陳述

可以套用「品牌定位陳述公式」:

對於(目標客群),我的品牌是(品類)中能帶來(獨特利益)的品牌,因為(支持點)。



思維鏈問題:

這個陳述是否能被目標受眾一聽就明白?

是否會與品牌已有形象或價值產生衝突?


 

整合行銷傳播與體驗設計

將定位落實到產品包裝、官網設計、廣告語言,以及所有與客戶接觸的觸點(Touchpoint)。



思維鏈問題:

  • 品牌定位是否在網站、社群媒體及門市體驗中呈現一致?

  • 如何定期檢視並更新定位,以適應市場變化?


4. 持續優化:數據回饋與動態微調

訂定關鍵績效指標(KPI)

例如:轉換率、顧客終身價值(CLV)、投資報酬率(ROI) 等量化數據。



思維鏈問題:

我的行銷活動是否達成想要的業績成長?

是否需要針對表現不佳的區隔市場重新檢討?


 

從顧客互動中收集回饋

客服與消費者調查能反映產品定位是否貼近目標客群的需求。



思維鏈問題:

從顧客抱怨中可以得知哪裡需要改進?

是否有新的需求或痛點尚未被滿足?


 

因應市場變動快速調整

若遇到新的競爭者或產業技術革新,需快速做出相對應的市場定位修正。



思維鏈問題:

是否應該開發新產品線來滿足新興區隔?

還有沒有其他潛在協同合作對象可幫助開拓市場?


Opmerkinge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