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這座在全球各方面都備受關注的都市,無論在金融、科技、文化領域,都擁有獨特的魅力與成長潛力。隨著全球創業熱潮興起,紐約逐漸成為矽谷之後、全球新創企業的熱土。
尤其臺灣新創生態系正飛速成長中。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將最重要的年度新創加速計畫「IP2 Scale Out Program」據點設立在紐約。
那麼,為何新創們紛紛選擇著眼於紐約市場?
紐約如何成為矽谷後,臺灣的創業夢之地?
本文將探討為何紐約成為臺灣創業者的理想之地,並分析紐約與矽谷在創業環境上的差異。
全球金融與技術創新的雙重樞紐
金融、醫療、AI等趨勢產業發達
對應新創領域多元適配度高
新能源發展的領軍市場
金融、醫療、AI等趨勢產業發達
紐約的金融體系具備全球領先地位,吸引了大量投資資金,成為FinTech領域的重要市場。根據紐約市經濟發展局(NYC Economic Development Corporation)的報告,紐約FinTech公司在2021年創造了超過210億美元的投資,遠超矽谷156億美元。
此外,紐約的醫療科技(HealthTech)及人工智慧(AI)產業也正快速發展中。以醫療領域為例,紐約擁有頂尖的醫學研究機構如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醫學院等,並與當地新創公司合作開發醫療解決方案。AI領域方面,許多國際新創也紛紛落地紐約尋找合作夥伴和資金支持。
對應新創領域多元適配度高
紐約的市場特性及多元化結構使得新創公司能夠在多個新興領域找到「藍海」的發展空間。例如,2021年紐約CleanTech產業共獲得超過10億美元投資,成為全球新能源發展的重鎮。
新能源發展的領軍市場
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紐約正在成為領先的新能源市場。根據紐約市能源政策規劃,紐約市將在2030年達成碳中和目標,同時大力支持清潔能源技術創新,提供了良好的市場機會。
有別於矽谷「在地壟斷」 避免面臨過度競爭
與矽谷近乎飽和、壟斷的創業環境不同,紐約避免了過度競爭,能夠找到更多發展空間。
具備強大資源及創新動力的新興創業生態系統
疫情後最快恢復的城市
紅杉資本於2022年落地紐約成立分部
具備強大資源及創新動力的新興創業生態系統
紐約的創業生態系統起步較晚,但如今已成為全球創業熱點。
根據《PitchBook》資料,紐約在2022年吸引了超過80億美元的風投資金,並有大量新創公司在這裡成立。紐約的創業孵化器和加速器,如Techstars NYC、Digitalundivided,提供了寶貴的資源和支持。
疫情後最快恢復的城市
紐約在疫情後迅速恢復,成為全球經濟復甦的領跑者之一,GDP成長率在2021年達到7.3%,顯示出強大的經濟復甦能力。這為新創公司提供穩定的經濟環境,並吸引了大量的投資。
紅杉資本於2022年落地紐約成立分部
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於2022年在紐約設立分部,這一舉措表明了紐約創業環境的日益成熟。紅杉資本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風投機構之一,為新創公司帶來更多的資金和合作機會。
全球在地化發展正熱(Glocalization)
紐約為跨國商機匯聚之地
全球文化大熔爐
全球大型企業皆在此設立公司
紐約為跨國商機匯聚之地
紐約的國際化程度極高,世界各地企業都在這裡設立總部或分支機構,是全球最具外國投資吸引力的城市之一,擁有來自超過100個國家的外資公司,為新創公司提供豐富商機,並且能夠迅速接觸到全球市場。
全球文化大熔爐
紐約的多元文化和開放性為創業公司提供了更好的本地化發展機會。該市擁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並且在文化、語言、飲食等方面呈現出多樣性。這樣的多元背景不僅為創業公司提供了廣闊的市場,也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全球需求,進行有效的產品或服務本地化。
全球大型企業皆在此設立公司
許多全球知名企業,如Google、Facebook、Amazon、Apple等,都在紐約設有總部或分支機構。這些企業的存在不僅促進了紐約的商業活動,還使得新創公司能夠與全球大型企業進行合作,快速拓展業務。
創業生態發達,迅速獲得驗證、迭代及業務擴展
龐大的潛在用戶群體
先進的基礎設施
多元化的商業生態系統
龐大的潛在用戶群體
紐約是美國最大的人口密集區之一,擁有超過800萬的居民,這使得新創公司能夠迅速進行市場測試並收集反饋。這裡的市場需求多樣化,為新創公司提供了足夠的機會進行產品驗證及改進。
先進的基礎設施
紐約的交通、通訊和科技基礎設施位居全球前列。紐約市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機場、地鐵系統及無線網絡,這為新創公司提供了穩定的運營環境,讓他們能夠集中精力發展業務。
多元化的商業生態系統
紐約的商業生態系統擁有從大型企業到新創公司等各種規模的公司,並且涵蓋了多個行業領域。這樣的多元化生態使得新創公司能夠在不同的領域中找到合作夥伴,並迅速擴展業務。
矽谷 vs 紐約:創業環境之比較
我們可以綜合多方資料,包括《NYC Economic Development Corporation》、《PitchBook》、《CB Insights》、《Crunchbase》等,從多個維度對比矽谷和紐約的創業環境,包括企業規模、新創發展數量與成功率、專注領域、資本額、創業加速器。
指標 | 矽谷 | 紐約 |
領域 | 高科技(軟體、硬體、AI、半導體晶圓等) | 金融科技、健康科技、能源等 |
風險投資額(2022) | 156億美元 | 80億美元 |
風投機構數量 | 700+ | 300+ |
創業成功率 | 約10%(90%失敗) | 約75% |
知名加速器 | Y Combinator、500 Startups | Techstars NYC、ERA、MassChallenge |
成功案例 | 蘋果、谷歌、臉書、Tesla | Betterment、WeWork、Peloton |
選擇在哪裡創業,取決於創業家關注的領域和目標市場需求。
整體而言,矽谷和紐約各有優勢:
矽谷的強項為高科技領域及巨額資本投入,但競爭相當激烈,新題材發展空間較小。
紐約的創業環境多元,金融科技、醫療科技、能源領域發展潛力高,創業成功率也較高,更適合國際新創打入美國市場的初步利基點。
Comments